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区别
建筑面积,是地产名词,与实用面积及实用率计算有直接关系。因应国家地区不同,其定义和量度标准未必一致。建筑面积一般大于使用面积。建筑面积是建设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
建筑面积亦称建筑展开面积,它是指住宅建筑外墙外围线测定的各层平面面积之和。
它是表示一个建筑物建筑规模大小的经济指标。它包括三项,即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在中国,与建筑面积有关的法规有《商品房销售 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及现行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而在香港,建筑面积定义则未有公认量度标准,一般理解是售楼实用面积加上作公众共有的公共面积。
建筑面积中,具争议的是公共面积内有多少项目被包括在内,当中可能包括 楼梯、走廊、停车场、管理处、公劂、升降机及其公众大堂、天井、单位窗户外的“窗台”等。在台湾则有建筑技术规则,其第九章之容积管制即是关于 容积率 和建筑面积的规范。
工程的 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 和实际面积不一致。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
(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3)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在住宅建筑中,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和方法是:
(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住宅如内部带有部分楼层(如阁楼)也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或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4)用深基础做地下架空层加以利用,层高超2.2米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5)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6)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和附墙囱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设面积。
(7)住宅建筑内的技术层(放置各种设备和修理养护用),层高超过2.2米的,按技术层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雨棚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0m者,应按雨棚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面积(有柱雨棚和无柱雨棚计算应一致)。
(9)突出房屋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0)两个建筑物之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1)突出墙面的门斗,眺望间,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2)建筑物的阳台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阳台不论是挑阳台还是凹阳台,也不论是封闭阳台还是非封闭阳台,均按阳台水平面积的12计算阳台的建筑面积。
(13)住宅建筑内无楼梯,设室外楼梯(包括疏散梯)的,其室外楼梯按每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楼内有楼梯,并设室外楼梯(包括疏散梯)的,其室外楼梯按每层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4)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
1、房屋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多层房屋的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
2、假层、阁(暗)楼和斜面结构屋面其室内净高在2.00m以上(含2.00m)的部分,按其投影面积计算。
3、房屋天面上层高在2.20m以上(含2.20m)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按其结构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4、底层、夹层、地下室中以及独立建造的自行车房、汽车库,层高在2.20m以上(2.20m)的,按其结构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5、玻璃幕墙等作为房屋外墙的,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作为外墙仅为装饰的,按结构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6、有伸缩缝的房屋,若其与室内相通的,伸缩缝计算建筑面积。
7、有顶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8、挑楼、全封闭的阳台和挑廊,按其结构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9、复式、跃层建筑中的挑空层部分,不论层高多少,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楼梯井不作为挑空层认定。
另外,在住宅的建筑中,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有:
(1)突出墙面的构件配件、艺术装饰和挂(壁)板,如:柱、垛、勒脚等。
(2)检修、消防等用的室外爬梯,宽度在60厘米以内的钢梯。
(3)独立不贴于外墙的烟囱、烟道、贮水池等构筑物。
(4)没有围护结构的屋顶水箱间。
(5)层高在2.2米以内的技术层(设备层)。
房屋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的区别
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使用面积存在以下区别:
1、所指概念不同。建筑面积亦称建筑展开面积,它是积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住宅的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
2、计算公式不同: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结构面积-辅助面
3、作用不同:建筑面积是在建筑物进行交易、租赁、抵押、征收税费、缴纳物业服务费、缴纳取暖费等方面的基础数据资料之一,在住宅买卖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面积来计算价格,适用建筑面积;住宅面积比较直观地反应住宅的使用状况,通常按照使用面积计算住宅租金。
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屋外墙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使用面积是指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
所谓的建筑面积就是指建筑物各层水平面积的总和,不仅包括了使用面积,也包含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而这一次我们国家针对于建筑面积方面所提出的新标准主要在于结构面积方面。
至于建筑高度方面的计算新标准重新也确立了,同一座建筑物多种层面形式建筑高度的计算取值。按照新提出的标准来看,我们国家将原来的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即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的计算调整为每个自然层楼面处维护结构外表面所为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简单来说,这一更改就是明确了建筑物阳台等外部的结构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的区别
商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其中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使用面积和套内墙体面积及阳台面积组成。所以说建筑面积是包含了使用面积的概念,建筑面积要比使用面积大。
住宅使用面积是指每套住户门内除墙体厚度外,全部净面积的总和。包括客厅、卧室、厨卫、过道、户内楼梯等。阳台在6平米下不计入使用面积,超过的超过部分按0.5折算。
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的区别是什么?
商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其中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使用面积和套内墙体面积及阳台面积组成。所以说建筑面积是包含了使用面积的概念,建筑面积要比使用面积大。
人们在售楼部看房的时候,售楼经理会详细的介绍情况,比如 房屋 坐落、周围交通及建筑面积和户型等。像建筑面积超过100平的基本可以认为是 大户型 ,而对于人来讲,使用面积也需要了解。那么, 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 的区别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我了解下相关知识。
一、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的区别是什么?
商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其中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使用面积和套内墙体面积及 阳台面积 组成。所以说建筑面积是包含了使用面积的概念,建筑面积要比使用面积大。
住宅使用面积 是指每套住户门内除墙体厚度外,全部净面积的总和。包括客厅、 卧室 、厨卫、 过道 、户内楼梯等。阳台在6平米下不计入使用面积,超过的超过部分按1/2折算。具体使用面积计算公式可参考“使用面积×1.3=建筑面积”进行简单计算。
所谓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的基本比例,可理解成公摊率。不同的房屋类型公摊率不同。一般7层下多层房屋公摊率在5-12%内合适,高层 电梯房 在15-20%正常,商业用房在20-50%正常。
使用面积= 套内面积 套内面积=外墙一半使用面积 公摊面积= 公摊系数 *套内面积 公摊系数=整栋楼的公共使用面积/整栋楼的套内面积公共使用面积指整栋楼共同使用的部分,基本上都是楼梯及外墙、电梯井、 管道井 、 楼梯间 、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房屋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 水平投影 面积计算。
二、使用面积包括哪些?
使用面积是指住宅中以户(套)为单位的分户(套)门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包括日常生活起居使用的卧室、 起居室 和客厅(堂屋)、亭子间、 厨房 、 卫生间 、室内走道、楼梯、壁橱、阳台、 地下室 、假层、附层(夹层)、阁楼、(暗楼)等面积。
住宅使用面积按住宅的内墙面水平投影线计算。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 柱 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综上所述,商品房建筑面积是注明在上,由使用面积和公摊面积构成。使用面积就是套内面积,是 购房 人真正可以使用到的房内区域。一般来说,高层住宅的使用面积往往不如底层住宅大,因为高层的公摊面积多。
本文链接:http://www.lyzhongbao.cn/post/202305/1928.html